浚凯之家

浦田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莆田游玩攻略必去的地方

浦田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莆田游玩攻略必去的地方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浦田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的一些知识点,和莆田游玩攻略必去的地方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浦田海边沙滩旅游景点介绍 浦田有什么好玩的海岛
  2. 浦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3. 新浦好玩的地方

一、浦田海边沙滩旅游景点介绍 浦田有什么好玩的海岛

莆田有湄洲岛、南少林寺、九里湖、广化寺、宁海桥、东岩山。

湄洲岛: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第二大岛。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全岛南北狭长,形如月牙,故称梅州。湄洲岛素有“南方蓬莱”之称。它有30多个景点,如梅屿岛令人兴奋的潮汐声,九宝乐队的黄金海滩,小石林,以及有两亿妈祖信徒出没的妈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妈祖二十三岁生日和农历九月妈祖九岁生日期间,朝圣之旅盛况空前,素有“东方麦加”之称。

门票:岛内门票 65元;客船10元;游艇20元

交通:从莆田市打车到湄洲岛对面的文佳码头,包车60元。文码头坐轮渡到岛上。

南少林寺:南少林寺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一座寺庙。南少林寺遗址位于莆田县西天尾镇九连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少林功夫很有名。福建莆田南少林寺是武林史上的圣地。曾因“南拳北腿”而被称为“南少林”,是中国禅宗文化遗产和少林南拳的发源地。

交通:从莆田蔻驰站乘坐23路公交车到西天尾镇,然后换乘公交车到南少林寺。

九里湖:九里湖风景区位于仙游县中山镇,距县城31公里,海拔590米。九里湖是仙游“四景”之一(九里湖、麦蟹岩、彩溪岩、天马山)。它以湖、洞、瀑、岩四大奇观而闻名,尤其是瀑布。被誉为“九鲤瀑布天下第一”,与武夷山、雨花洞并称“福建三绝”。

交通:仙游公交每天8: 00有直达九里湖的班车,单程10元或莆田汽车站有直达九里湖的班车。

广化寺:福建广化寺又名南山广化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南三公里的凤凰山脚下。始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广寺原名金仙园,隋黄凯九年改为金仙寺。有143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千年古刹。与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并称福建四大丛林。广化寺在宋代非常繁荣,有10个院落,120个寺院,1000多名僧尼。明代黄仲穆《咏南山》诗中有“灵岩寺一百二十座,夜锁多少塔”这句话,正是当时盛况的写照。

交通:市内乘坐21路公交车到广化寺门口。

宁海大桥:位于莆田市韩江与黄石交界处,木兰溪下游入海口,古称宁海大桥。宁海大桥始建于元代,元代。因为溪流和大海在这里汇合,所以工程非常艰巨。从元朝到清朝,300多年建了六栋六尺。清雍正十年第七次修建,历时15年才修建成功。它是一座雄伟的石桥,有长虹之势,从头顶飞过。每年端午节,黎明时分站在桥上看日出是一大奇观;初升的太阳,像一面大圆镜,放射出千万道金光;桥下波光粼粼,像一条追浪的金龙。十分壮观,故有“宁海第一日”之称,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从桥上看日出,千万道金光直投桥下,宛如金龙追浪。是仪态万千的奇观,所以有“宁海第一日”的美誉。

交通:可从沈海高速莆田驱车前往黄石镇桥斗村。

东延山:东延山即东山,古称乌石山。它位于市区西北角,因其独角兽形状,又被称为林山。清晨登上东海看日出,奇幻莫测,故有“东山小旭”之景,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半山腰有一座“东岩报恩寺”,建于北宋淳化元年。

交通:在市区乘坐2路、22路公交车。

莆田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莆田历史上称为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自古以来就是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悠久,素有“海滨邹鲁”、“文学名邦”之称。莆田现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湾口的湄洲岛是闻名中外的和平女神妈祖庙的所在地,也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

莆田有湄洲湾、兴化湾、万平湾,陆地总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3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达到329万人。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莆田市,2002年2月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辖仙游县、鲤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四个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

莆田是著名的侨乡。截至2012年,莆田共有华侨150万人,分布在8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华侨31.43万人,华人118.57万人。莆田累计批准境外中资企业1518家,合同投资总额75.77亿美元,合同侨资70.02亿美元,占莆田全部利用外资的75%以上。莆田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凤尾鱼和其他海鲜。龙眼、荔枝、枇杷、柚子等名扬海内外。

湄洲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和自然资源,蓝天碧海,阳光沙滩,构成浪漫的滨海风光,素有“南国蓬莱”美称。不仅有湄屿潮音、“东方夏威夷”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浓厚的妈祖文化。

2、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妈祖庙。

位于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宫下村朝圣路。湄洲祖庙是湄洲妈祖庙的俗称、尊称,就位于湄洲岛上,始建宋初,经过多次修建扩建,形成规模。妈祖祖庙为长323米宽,99米的五进仿宋建筑群,由大牌坊、圣旨门、山门、钟鼓楼、正殿、梳妆楼、朝天阁等组成。

坐落在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公园峰峦起伏、林木苍翠、遮天蔽日、古藤交错,瀑布气势磅礴,青山碧水,融为一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里有著名的妈祖阁景点,曾是《妈祖》的拍摄地,现场还有很多剧照。

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距县城有31公里,海拔590米,以湖、洞、潭、石著称,尤以飞潭为最。著名的风景是九_瀑布,落差大至100多米,小至3~4米,全长10余公里,沿途悬崖夹峙,蜿蜒曲折。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南部,是南日群岛的主岛,福建第三大岛,莆田第一大岛,地理位置独特,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尖山远眺、龙头山烈女祠、南日岛烈士纪念碑等。出产南日鲍鱼,为中国鲍鱼主产区之一。

莆田附近的旅游景点有:一、湄洲岛,二、南少林寺,三、九鲤湖,四、南山广化寺,五、妈祖祖庙等。

其中妈祖祖庙位于湄洲岛上,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庙依山势而建;主要由钟鼓楼、天后殿、朝天阁、升天楼、观音殿等建筑构成。

湄洲岛是莆田第二大岛,也是妈祖的成神地;岛上不仅有着著名的妈祖神庙,还有福建看海10大最美海滩之一的九宝澜黄金沙滩。

南少林寺是位于莆田市荔城区的著名佛教寺院;寺庙始建于南朝,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重建;其规模宏大,周边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是著名的观光胜地。

九鲤湖是莆田市仙游县的一个4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湖、洞、瀑、石四大景观著名;著名景点有九鲤飞瀑、千年祈梦、摩崖石刻等。

南山广化寺始建于南朝,是全国著名的千年古寺;寺庙依山而建,周边古木参天,环境清幽;显得寺庙十分庄严肃穆,巍峨壮观。

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妈祖庙建筑群以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的主庙道。

莆田有湄洲岛、南少林寺、九鲤湖、广化寺、宁海桥、东岩山。

湄洲岛: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全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娥眉,故称湄洲。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东方夏威夷”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2亿妈祖信众魂牵梦萦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

门票:入岛门票 65元人;客船 10元;游艇 20元

交通:莆田市区打的到湄洲岛对面的文甲码头,包车约60元;文甲码头乘坐轮渡进岛。

南少林寺:南少林寺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个寺庙。南少林寺遗址位于莆田县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少林功夫名闻遐迩,福建莆田南少林寺是历史上的武林圣地,曾因“南拳北腿”与河南嵩山少林寺遥相呼应,世称“南北少林”,是我国佛教禅宗文化遗产和少林南拳的发源地。

交通:从莆田长途汽车站乘23路公交车到西天尾镇,再转车到南少林寺。

九鲤湖:九鲤湖风景区位于仙游县钟山镇,距县城31公里,海拔590米。九鲤湖是仙游“四大景”(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

交通:仙游汽车现有直达九鲤湖班车,单程10元或者每天8:00在莆田汽车站有直达九鲤湖班车。

广化寺:福建广化寺,又称南山广化寺,坐落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广化寺原名金仙院,隋开皇九年改为金仙寺。距今有143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千年古刹,与福州鼓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并称福建四大丛林。宋代广化寺十分鼎盛,有10院,120庵,僧众1000余人。明朝黄仲沼《咏南山》诗有“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句,即是当时盛况的写照。

交通:市内乘21路公交车可直达广化寺门口。

宁海桥:位于莆田市涵江与黄石两地交界处,木兰溪下游的入海口,古为宁海渡,故名宁海桥。宁海桥初建于元代元统二年。由于溪海在此处汇流,工程十分艰巨,自元至清,300多年间六建六圮。到清雍正十年第七次修建,历时15年才建成功。是一座势如长虹、凌空飞架的大石桥,雄伟壮观。每年端午节,拂晓站在桥上观日出,蔚为奇观;旭日初升,极似一面大圆镜,放射出万道金光;桥下波光粼粼,犹如金龙逐波,十分壮观,故有“宁海初日”之雅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从桥上观日出,万道金光直投桥下,犹如金龙逐波,仪态万千,蔚为奇观,故有“宁海初日”之誉。

交通:自驾可由沈海高速公路莆田互通至黄石镇桥兜村即达。

东岩山:东岩山即东山,古称乌石山,位于市区西北角,因山形如麒麟,亦名麟山。每当凌晨,登临眺望东海日出,奇幻莫测,气象万千,故有“东山晓旭”之胜景,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半山腰有座“报恩东岩教寺”,建于北宋淳化元年。

莆田市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莆田市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自古是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莆田市现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湾口的湄洲岛是海内外闻名的和平女神妈祖庙所在地、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莆田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陆域总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达329万人。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莆田市,2002年2月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

莆田是著名的侨乡,截至2012年,莆田市共有海外侨胞150万人,分布在8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华侨31.43万人、华人118.57万人;莆田市累计批准侨资企业1518家,合同总投资75.77亿美元,合同利用侨资70.02亿美元,占莆田市全部利用外资75%以上。莆田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驰名中外。

二、浦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泸溪河风光带是浦田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浦田县城东北约12公里处,地势平坦,风光秀美。这里河滩浅水、沙滩宽广,风景如画。沿着风光带步行,可以欣赏到泸溪河两岸的美景,感受浦田的山水之美。在这里还可以垂钓、野餐,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翠盖山森林公园位于浦田县城东南约18公里处,是一个以森林休闲、游览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多种植物和动物居住在这里。公园内还有翠盖山景区,可以徒步登山,俯瞰山下的美景。公园内还有儿童乐园、森林浴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各种娱乐活动。

浦田古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池遗址,位于浦田县城区北端。古城宏伟壮观,占地面积广大,由城墙、城门、护城河等组成,是明清时期浦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现在,古城遗址内保存了许多文物古迹,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浦田的历史文化底蕴。

华侨公园位于浦田县城区中部,占地面积较大,是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展示和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内有大面积的草坪和花坛,有众多户外运动设施和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各种娱乐途径。此外,公园内还有华侨文化展示区,可以了解到华侨的历史和文化。

水山公园位于浦田县城区西南,是浦田的一处市级公园。公园内有大片的草地和山林,是游客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公园内还有假山、亭阁、湖泊等景观,构造出一幅美丽的园林画卷。此外,公园还有露天音乐广场、儿童游乐场等设施,是一个适合全家出游的好地方。

乙川生态园位于浦田县城区南部,是浦田的一处生态旅游胜地。公园内有乙川湿地、石林景区、梅园等景点。在这里,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欣赏稀有植物和动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此外,公园还设有露天剧场、康体中心、休闲餐饮区等多种设施,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佛光山大雄宝殿位于浦田县城区东部郊区,是一座大型佛教寺庙,也是闽南地区著名的景点之一。寺庙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等建筑,气势恢宏,建筑风格独特。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超脱。

五里湾是浦田县城区东侧一处以海滩旅游为主题的景点,是近年来网红打卡地之一。这里有金沙滩、银沙滩、黑沙滩等海滩,海水清澈透明,沙滩宽广平坦,是游客嬉水、日光浴的好去处。此外,湾内还有许多小岛,可以搭船到岛上观光,增加旅游乐趣。

三、新浦好玩的地方

新浦区位于东经119°10′和北纬34°36′,处于蔷薇河下游。西与东海县交界,西南与海州区为邻,总面积461.1平方公里,人口20.19万,绝大部分为汉族,回、满、蒙、朝鲜、壮、白等少数民族626人。辖6个办事处、2个镇、三个乡、101个居民委员会和2个村民委员会。区人民政府驻民主路343号。

2008年区划调整后,辖6个街道、2个镇、3个乡。

南城镇面积 3.80平方千米,人口 7765人。

浦南镇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 5.4万人

云台乡面积58.12平方千米,人口32971人。

花果山乡面积33.30平方千米,人口15014人。

新浦作为城市,仅百年历史。秦至民国初属海州辖区。300年前,为浅海滩涂。清康熙五十年(1711)前后形成陆地。龙尾河、大浦河、西盐河等汇流于此。《两淮盐法志》载:新浦得名于清嘉庆三年(1798),因其在板浦、卞家浦形成之后,故名新浦。初有临洪滩、河南庄、马跳、马庄4村落。

民国六年(1917)所立《创新浦天后宫记》碑载:新浦自清光绪十八年(1892)刘振殿等人筹建大庙(天后宫),加之已有修建成的码头,渤海、山东等地商人汇集此地从事食盐、土特产贸易,商业繁荣,居住人口随之增多。民国十四年(1925),陇海铁路修到大浦港,新浦商业日趋兴旺,成为名副其实之商埠。民国十二七年(1938)后,日本侵略军两次轰炸海州,海州城几成废墟,许多居民搬扦至新浦,人口骤增,居民达5万。新海市政府亦设在新浦。民国三十七年(1948)11月7日,新浦解放,新海连特区专员公署在此成立,新浦原辖区划分为民主、新华、通灌、新龙、浦西5区。1949年11月,新海市撤销,组建新海连市,附设新浦办事处,市政府驻新浦区,隶属新海连市。1961年10月1日,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市政府仍驻新浦。

新浦区是连云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的路、街、巷大部分进行维修、改造和扩建,目前已全部铺上沥青或水泥板块。还新建了人民路、朝阳路等主干道。区内供、排水管道基本形成网络,大多数道路结合拓宽,都进行了绿化、美化。公共设施配备较全。

新浦区是连云港市的交通要道,是连接西北、中原和苏北、鲁西的主要交通门户。陇海铁路贯穿境内,铁路、公路客、货运输功能齐全。

这是一座从海中诞生的城市。清康熙以前,连云港市的海岸线还在柘汪、九里、罗阳、洪门、锦屏山至板浦一线。潮来潮去,200年前,今日下口、大浦、太平庄、新浦、范庄及灌云县东南大部地区都为近海海域。锦屏山前惊涛裂岸,云台仙山孤悬海外。今日市政中心新浦已远离大海38公里。陇海铁路横穿城区。今天,当我们在新建的步行街上漫步的时刻,你可曾想像过,我们这座城市200年前还是潮涨潮落、汪洋一片的大海吗?

直至清初新浦仍然是一片海水。“浪打朐山头,船拢黑风口”,这句民谚正是当时海陆形势的写照。黑风口就是现在的锦屏镇的范庄村,与云台山南城中间隔二十里海峡相望,时称“对口溜”。是当时海州与云台山最便捷的海上通道,渡口名曰“恬风渡”。由于风高浪急,清康熙年间曾在渡口立一石碑,警示来往船只与人民:“舟中人众休争渡,海上风高且暂停”。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淮安知府姚陶为赈饥云台山民,曾从黑风口渡海。且看他在《云台山记》中的描绘:“庚寅夏,余以赈饥至海州。念海屿民困尤甚,携帑金自海州恬风渡渡海。甫登舟,暴风作,舟人不敢渡。余曰:饥民枵腹待赈,奈何不行?遂扬帆,至中流,篷索尽断,大桅忽折,声震若雷,一舟皆惊,无复人色。山上观者飞舟来救。余笑曰:刺史固无恙也。易小舟,到山下,入凤凰镇,即南城也。”这片近州海域,时称“小海”。包括今日新浦、孔望山到南城这片区域。

但仅仅一年的时间,恬风渡因“海涨沙淤,渡口渐塞,至五十年,忽成陆地,直抵山下矣。”(《云台新志》)其实变化也并没有这么快,由海成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康熙五十四年(1715),板浦口下渐近淤塞,海潮不通,黑风口至孔望山一线,脱离海境,“潮涨无路、潮落方通”,成为滩涂。盐业运输受到影响。因此,向北新开卞家浦,以利盐斤运输。时隔不久,“嘉庆三年(1798)。淮北盐商以卞家浦海戽淤垫,捐挑戽河。”嘉庆三年盐商捐资戽河的河就是由海州东流入海的新浦河,它的入海口就是“新浦口”。新浦至此出海问世。但这个新浦不是今日之新浦,其地址在今玉带河下游纱厂工农桥附近。清嘉庆九年海州知州唐仲冕在《甲子河记》中具体地记叙了这一沧海桑田的巨变:“此州十年来,潮渐北徙。故恬风渡最险恶,已成平陆,朐山以东,郁州以西,得沙田数千顷。”这一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是1794——1804仅仅十年的时间。我们今天市政中心新浦也是在这一时间,脱离海境。由浅海渐变成陆地。也仅仅只有200年的历史。这就是我们市区在兴建高楼大厦时,从地表以下18米左右都是海淤的原因。

清代大学士、道光时的海运总督阮元来东海营阅兵,从海州已可“平畴策马上云台”了。他目睹了云台山的沧桑巨变,写了三首诗。在《阅兵海上驻节凤凰城》这首诗中,对这一巨变作了生动的描绘:

云台山下结军辕,弓夭锄犁共一屯。

田已为桑原是海,营惟种柳半成林。

潮头沙影犹清浅,月底峦光更浑沦。

谁作家山安稳住,今霄有梦到三元。

在短短的时间内由海变陆,其中变迁的因素是什么呢?“沙淤成陆,渐成桑田”,则是主导的因素。那么,沙从何来?怎样淤积的呢?这得从黄河说起。

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黄河从河南阳武破堤,改道南徙夺淮由云梯关入海,到清代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铜瓦厢又一次决口,改由渤海湾从山东利津入海为止,在这长达七百余年的时间里,由于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垫淤,大量泥沙营造三角洲突入海中,使岸线向海中推进了50—70公里,导致新浦成为新淤滩地,云台山迅速脱离海境。黄河含沙量举世闻名,明代有“以斗计之沙居其六”、“一入伏秋则居其八”的记载。清代更甚:“黄河斗水,沙居其七”。而且直接向附近的河道排泄泥沙,使海洲湾变成曲度更大的凹岸,以更快的速度向海推进。

新浦成陆除了黄河夺淮、泥沙淤积这一主导性的因素以外,本地的河流入海、水系泛滥,也为海峡的淤浅营造出力。云台山南部的沭河、涟河、盐河等都流入黑风口。每一条河流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入海口。浦,就是水边入海的河口,是河流分散入海之处的地貌现象。平原河流到了尾部散开四处漫流,就像小孩扎了一头小辫子,下游成为辫状水系。由于云台山阻挡了这些河口三角洲的正常发育,这些三角洲因源源不断的泥沙供给,在各自入海口营造滩地,扩大地盘,各个三角洲日伸月长,连成一片,使河口又变成新的滩地。大浦、新浦、卞家浦、小海,东辛乃至东陬山、西陬山这片三角洲上河道漫流、泥沙横溢,使南云台最早与陆地相连,由海变陆,沧桑问世。

新浦崛起,由一个几户人家的渔村而成为一个新兴的港城。

八十年代,在全市文物普查中,在新浦公园发现幸得保存的刻于民国六年(1927)由东海县临洪市新浦商会公立的一块《创建新浦天后宫纪》碑。(图 23)可以说这块碑对新浦的开发和崛起作了历史的记述。

新浦据蔷薇河下游南岸,上沿沭河,为运河尾闾,河流所及之,土货泛而至焉。渤海商舶,因是翔集,而交易成然。余童年至此,茅屋星星,帆樯环立。而庙乃有今日,闻诸父老言,新浦之兴自有天后宫始,其或然欤?……

这块碑记中所记之“新浦”,可不是前文所说的位于纱厂工农桥附近的“新浦口”。而是今日新浦。由于泥沙淤积,各个河口滩涂日长,继卞家口淤塞后新浦口也相继淤塞,海潮不通。为了盐斤运输需要,西盐河于光绪初年又继续向北开挖伸延至今日新浦与后河相接,成为海州转漕及临洪、兴庄两盐场重要的盐斤运输的航道。

今日新浦成陆大约在清康熙六十年(1721),十九世纪中叶才成为一个小渔村,有五六户落户居民。新浦至南城间还是一个“潮涨无路、潮落方通”的烂泥滩。现今解放桥以西至海州北门,是一片晒盐滩,称为临洪滩。今日区政府以东,直至云台山下还是一片芦苇滩。但其中河流贯穿,航运极为发达。东有龙尾河,西有运盐河,前河从今市化路东行和龙尾河相接,后河从临洪口入海。这样一个河海交接、交通便利的新淤滩地,遂名“新浦”。从清光绪18年以前已经得到了开发。“新浦之兴自有天后宫始。”天后宫兴,是海运发达的标志。是物流带动了人流的汇集,新浦由一个渔村成为一个集散原盐、小麦和杂粮等货物的集镇。光绪廿六年(1900),沈云霈在新浦创办了甡泉槽坊、甡泰油坊、甡茂杂货店商业,“渤海商舶因是翔集”,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新浦已成为“商业日兴”的集镇。

1941年,仅从新浦集散的淮盐即达36万多吨。

随着新浦集镇的开发和商业的发展,选择和开辟通商口岸遂为海州、新浦地区包括沈云霈等一批有识之士的重视。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1905年9月22日)署两江总督周馥在海州绅商的吁请下,向清光绪帝奏请海州为自开商埠:

海州居胶州上海之中,为航路往来必经之道。本地商人早欲自雇商轮试行贩运,惟筑坝疏河需费甚巨。应俟部议准作为自开商埠后,将应办各项工程料理粗妥,再行奏明订期设关收税。现在各工未兴,关员未设,尚无开关日期。该州绅商迭来陈请,拟自雇小轮装运货物来往行驶。查与内港行轮章程相符,自应照准。(见国家第一档案清档折副)

这个陈请得到了政府同意,将海州划属常关淮安关范围。当时新浦为东海县的临洪市。直至1936年全国自开商埠才32个,而新浦为全国较早的自行开放的商埠至今已有100年历史。清《江苏通志》曾记载临洪开埠后的商业状况:“临洪开埠,商务渐旺,土产小麦、大豆、秫、黍、苞米、山芋、落花生、运销上海、山东等地,尤以豆饼为商货之大宗。”

作为开放口岸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立海关。海州分关设立于1931年1月,办公地址在今东外,原盐场医院内。原属上海关管辖,并在大浦、墟沟、柘汪、燕尾港设分卡。后又增添新洋港卡所。1932年8月9日划归胶海关(青岛)管辖,成为“胶海关海州分关”。1935年连云港筑成,墟沟卡所合并到连云港办事处。

新浦的开放,更加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海州分关仅设立九个月。自五月至九月,共有112艘帆船来向海关报关,主要航行于山东沿岸,以洋货为主,共有110895吨货物的进口和112.725吨货物的出口。

新浦开埠仅有一个孤立的集镇不行。必须要寻找一个出海口和通商口岸,而与新浦只距七公里大浦随新浦之兴同时成为一个新的通商口岸。早在1905年大浦由一个盐滩而成为一个河口自然港开始启用。大浦为蔷薇河的入海口,河口宽1.5公里,水深7米,中居海州湾,东临中正、板浦两盐场,西与临兴场(今青口盐场)隔河相望,南通蔷薇河、运盐河,与苏北诸县沟通,北接黄河,通达天津、青岛、大连、上海等港埠;联络通海的港口优势,成为苏北、鲁南的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新浦和大浦两相依托,河海双向联运,更促进了新浦的经济繁荣和城市建设的发展。1922年,新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浦创建,电力工业的开创,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海州官商沈云霈,捷足先登,海州殷、葛、杨、谢四大姓,也相继在新浦建铺经商。赣榆许鼎霖在新浦创办“海丰面粉公司”(原警备区),“赣丰油饼厂”(原解放路小学)。外地客商也纷纷至新浦经商。有以福聚东土产行为首的山东帮,有以华中裕经营商业百货的河北帮,有以经营布匹、茶叶、盐业为主的安徽帮,有以经营盐号为主的河南帮。以经营亚细亚、美孚、德士古等煤油公司的外商资本也插足新浦地区的商业发展。位于前河和后河的河底,市中大街(民主路)应运而生,成为新浦这座城市的“血脉”和“生长点”。1925年东陇海铁路通车至新浦,作为一个新兴的近代商业城市开始崛起,成为水旱码头。前河(今洋桥巷)码头则以粮食集散运输为主,后河(今陇东火柴厂)则以盐业、杂货运输为主。从西到东一条新的商业街区逐步建成。它的每一座建筑都是各号商家请原籍的建筑技师设计修建的,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和风格,成为新浦地区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筑一条街。(图24)是新浦近代崛起的历史记录。

1933年统计,新浦大型工业有面粉业1家,资本200,000元,油坊业7家,资本70,000元,酒坊业13家,资本35,000元,酱园业13家,染坊业8家,资本2,870元,电灯业1家,资本75,000元。到抗日战争前,新浦已有13业36行,包括金融、杂货、粮油、五金建材、医药、副食、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甚至妓院共300家。新浦从1986到1939,经过13年开发、建设,已由一个渔村发展为一个近代的商业城市。人口由原来的约100人,到1938年前已有30,000多人。1933年,中央大学地理系胡焕庸教授偕同年轻的助教楼同茂、李旭旦来新浦专程考察时,在其《两淮盐政考察报告》中记录下这座新兴的城市的繁荣:“新浦水陆辐辏,商铺林立,是新兴的商业码头,商民俨然以‘小上海’自诩,其前景正方兴未艾。”

从整个连云港市的城市发展来看,在东西的轴线上,从锦屏山的上古东夷文化到明清之际的海州城,从近代城市新浦的崛起到东部现代化港城的建成,新浦正是这座城市发展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一个历史座标,是这座近代城市的“血脉”和“生长点”,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编辑本段]2.朝鲜咸镜南道琴湖地区该地区又名新浦,朝鲜东北岸咸镜南道港市。临日本海东朝鲜湾。重要渔业基地,有几千吨级渔轮队。以大型鱼类罐头厂著名。有冷藏、鱼加工、渔业机械和汽船修造厂。鱼产品运销国内外。设有中央水产研究所和水产专科院校。

新浦化学工业(泰兴)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泰兴沿江开发区。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摘抄自互联网,只做模板演示使用,无其它用途,如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发送邮件至#qq.com反馈,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