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凯之家

城乡规划师比一建难吗(城市规划原理常见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急!))

城乡规划师比一建难吗(城市规划原理常见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急!))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城乡规划师比一建难吗,城市规划原理常见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城乡规划都学什么
  2. 城市规划原理常见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急!)
  3. 城市规划原理
  4.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一、城乡规划都学什么

1、城乡规划主要学习的内容为城市规划和地理类的科目,主要包括经济地理学、城市生态学、美术与制图、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建筑设计、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设计等。

2、城乡规划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设计等,包括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等。

3、城乡规划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营造好看人居的重要领域。

4、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开发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城市规划原理常见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急!)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

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三、城市规划原理

丛书: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主要内容分22章叙述,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本书为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建筑学专业及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工作人员参考。

四、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1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单一指标法(人口比例和土地比例)和(复合)综合指标法

2评价城市建设用地的工程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一般将其分为三类,三类用地的定义:

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3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指向:

“田园城市”:城市的分散发展。柯布西耶:城市的集中发展

县辖建制镇→县人民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市人民政府建制市→省政府

直辖市,省会(自治区),百万人口以上国务院指定城市→国务院

5城市的含义: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6城镇化: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7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城市化Ⅰ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8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由“卧城”到半独立的卫星城,到基本上完全独立的新城,其规模逐渐趋向由小到大。

9城市规划区的含义(区分城市建成区、城市市域):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城市市域:城市行政区规划范围内所有的国土面积。市域>规划区>建成区

10我国城市居住用地人均指标: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20~32%,用地指标18~28㎡/人p213按照居住用地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结构比例计算城市居住用地面积

11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可以大体上归纳为哪两类,分别包含哪些城市类型:集中式布局的城市和分散式布局的城市。集中式布局的城市包括网格状,环形放射状。

分散式布局的城市包括组团状,带状(现状),星状(指状),环状,卫星状。

12城市性质的确定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

13详细规划阶段,用地分类应达到什么深度?在详细规划阶段,用地进一步细分,在用地名称上,除相同功能性质的仍然沿用外,还需增加新的用途类别。例如,在居住区详细规划中用地又可细分为住宅用地,道路用地,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P213

14人口性别比的计算:男性人口/女性人口×100%

15城市性质的定义: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16城镇人口:是指城镇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由三部分构成,即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17逆城市化:非城市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接近或超过城市水平,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

18城市规划区: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19城市热岛:城市的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散出大量的热,使得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形成一个岛状的热中心的现象。

20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

21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

22人口年龄构成:是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23诺瑟姆S形曲线所表征的意义,看图说明

初期阶段(30%拐点之前):速度缓慢,一产>50%,二三产在20%左右

空间形态(点状结构)年增长率<0.3%

加速阶段(30%~60%之间)增长率提高一产下降,二产三产上升,地位交错

(面状或带状结构大都市区) 1.5~2.5倍

饱和阶段(60%拐点以后)速度回落三产>50%,二产30%左右,一产<10%

24唐长安与以往都城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1)打破“前朝后市”朝市易位(2)“官民不想参”。专设皇城,把中央衙制集中在宫城南的大街两侧。(3)规模尺度超前。长安城宫殿、衙门只占全城10%,每个坊面积25—70公顷

25古希腊城市所具有的特点:(1)道路系统——方格网;(2)街坊面积比较小,最大30*52m(3)城市中心——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了宫殿

26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城市规划区范围(2)控制开发区域(3)建设用地规划(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5)历史文化遗产保护(6)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7)城市防灾工程

27城市化(urbanization)的四个含义:(1)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2)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3)农村产业转化为非农业产业;(4)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扩散的过程

28城乡规划的编制层次:城市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全国、省城)——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29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类方法,城市产业可以分为哪三类?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与服务产业。P96

30居住区道路交通的三种组织形式:(1)人车交通分行的道路系统(2)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3)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标准: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应低于25%

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100%

绿地率指标是以控制其下限为准,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亭榭,水池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32居住区\居住组团及各自人口规模:

居住区: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3小学\中学服务半径:小学的服务半径为500m左右,中学为1000m左右

34居住区文化类服务设施布置方式三种:(1)沿街线状布置(2)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35居住区规划结构三级与两级布置的基本形式:(1)居住区—居住小区;(2)居住区—居住组团;(3)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p497

36行列式布置的几种形式:(1)山墙错落(2)单元错开拼接:1.不等长拼接2.等长拼接(3)成组改变朝向(4)扇形、直线形(5)曲线形(6)折线形 p505

37山墙错落的几种形式:(1)前后交错(2)左右交错(3)左右前后交错

38组团的分隔方式:(1)用绿化分隔(2)用公共建筑分隔(3)用道路分隔(4)用河流分隔(5)利用地形高差分隔 p508

39千人指标:即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40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

41人口毛密度: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口/居住用地总面积(人/h㎡)p542

42容积率的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即总建筑面积(毛)密度

43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民住户数的比率

44住区绿地与居住区公共绿地的组成:

住区绿地组成:(1)公共绿地(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附属绿地(3)宅旁和庭院绿地(4)街道绿地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组成:居住区公园,游园,林荫道,组团绿地 P531

45居住区四类用地及含义: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其代码用R01表示。

公建用地: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公共设施的用地,包括

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其代码用R02表示。

道路用地:指住区范围内的各级道路,包括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其代码用R03表示。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集中绿地),包括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其代码用R04表示。46小区路两侧高层住宅建筑控制线间距: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48老年公寓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

49底层商业建筑人行通道的设置:

50高层住宅建筑间距: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米,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米

53回车场地尺寸:不小于12m×12m

定性分析:全面分析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定量分析:是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平行布置互不干扰距离短有穿越隔离带宽

垂直布置在某方向干扰距离长无穿越隔离带窄

混合布置互不干扰距离短无穿越隔离带窄

综合增长率法:城市人口总数=城市现状总人数×(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年限=城市现状总人数×(1+综合增长率)年限 P122

城乡规划师比一建难吗和城市规划原理常见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急!)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内容摘抄自互联网,只做模板演示使用,无其它用途,如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发送邮件至#qq.com反馈,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