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诊所应急预案模板范文和应急预案编制的6个步骤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诊所应急预案模板范文以及应急预案编制的6个步骤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内容
1、法律分析: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6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2、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队伍、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3、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
4、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5、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6、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7、(六)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8、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9、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10、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1、(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12、(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13、(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14、(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15、(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16、(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17、(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18、(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二、应急预案编制的6个步骤
1、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6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2、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队伍、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3、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
4、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5、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6、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7、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三、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
1、法律分析: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为: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机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三是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四是必须要坚持依靠科学,依法规范;五是必须要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规划编制是一项专业化、系统化的工作,规划编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施效果。现在,一些部门只编制应急预案,以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一旦检查通过,这项计划将得到高度重视。在自行制定应急预案时,由于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限制,应急预案缺乏可行性评估,不能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急能力需求和应急救援体系脆弱性分析不足,预案框架结构不合理,职责和职能不明确。
2、法律依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3、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4、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5、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6、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7、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8、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9、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10、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组织指挥机制、预警分级和事件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保障措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省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市县级政府职责等,重点规范省级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内容,重点规范市(地)级和县级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乡镇街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重点规范乡镇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先期处置特点。
11、针对重要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重要目标物保护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和紧急恢复等内容。
12、针对重大活动保障制定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活动安全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等内容。
13、针对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队伍、物资、装备、资金等资源保障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组织指挥机制、资源布局、不同种类和级别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资源调用程序等内容。
14、联合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相邻、相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间信息通报、处置措施衔接、应急资源共享等应急联动机制。
四、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是什么
1、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6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2、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队伍、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3、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
4、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5、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6、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7、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8、二、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9、(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10、(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11、(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12、(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13、(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14、(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15、(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16、(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1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9修正)》
18、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19、第九条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20、第十条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21、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22、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辨识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23、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将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25、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文章分享结束,诊所应急预案模板范文和应急预案编制的6个步骤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