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运8反潜11名飞行员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2023年3月1日11名飞行员简介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假如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中国飞机发展史
初教-5教练机,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初级教练机,原型为苏联雅克-18教练机。雅克-18是由前苏联雅克福列夫设计局于1946年设计生产的双座初级教练机
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
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米格-17F型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首飞的试飞员是吴克明,当时歼-5被称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5
飞行员在歼-5旁谈话——请注意当时带有军衔的苏式军装
歼教-5是在歼-5甲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全天候双座喷气教练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负责
歼-6歼击机,原型为苏联米格-19歼击机,是第二代战斗机,也是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歼-6多次击败比自身无敌的敌方战斗机,不管战斗的具体情况如何,这些战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在苏联,米格-19很快就被米格-21取代了,实际上很多飞行员都是由米格-15/17直接改飞米格-21的。但在中国大陆,大批生产的歼-6和歼-6甲等始终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60、70年代主力战机,长期活跃于国土防空作战,目前还装备有一定数量,主要用于训练
歼教-6由沈阳飞机厂研制,于66年开始研制,1970年11月6日首飞|
歼-12轻型战斗机是我国第一种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喷气战斗机。它摆脱前苏联系列飞机的设计格局,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战斗机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歼-12的一系列致命弱点,它最终夭折,从未正式服役
轰-5前线轻型战术轰炸机,是我国从苏联引进的伊尔-28(IL-28)喷气轰炸机的仿制品。该机采用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平直翼型,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机头的玻璃舱是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为导航和光学轰炸瞄准提供了良好视野.
轰-5的机头,机头装有23-1型23mm固定机炮。23-1机炮初速680米/秒,射速800发/分。尾部炮塔有两门相同型号的机炮
轰-6轰炸机,原型为苏联的著名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该机采用两台图曼采夫涡轮喷气发动机,翼型后掠,1948年开始研制,直到1990年还有少量在苏军中服役。uY;z%/第一架轰-6原型机于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采用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69年批量投产。由于我国之后一直未能获得更好的替代机型,轰-6服役至今,并仍在继续改进生产之中
运-5运输机是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负责,其原型为苏联40年代设计的安-2运输机。尽管运-5服役已有40年之久,但它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国最常见的运输机。运-5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稳定飞行,且起飞距离仅仅为170米
直-5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2月,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
直-5有一种武装直升机改型。机腹加装了一个12.7mm机枪枪塔,两侧携带火箭发射器
1960年代,由于苏联援助的取消、专家的撤离,解放军空军试验用的拉-17无人靶机严重缺失,国家下决心搞自己的无人靶机,从而促生了长空一号。长空一号(CK-1)高速无人机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二站在1965年~1967年成功定型,主要负责人是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煦将军
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拥有少量的米-6(北约代号“吊钩”)重型运输直升机。据信这些直升机是在1970年向苏联购买的,直到近期才开始向公众公开了少量信息。米-6巡航速度为250千米/小时,航程620千米,最大载重12吨。据说有三架已经坠毁,剩余的使用寿命已到期
安-30是从安-24系列发展而来的航空测绘飞机,原型为军用的安-26型。安-30于1974年首次试飞,除苏联使用外,还出口到中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越南、捷克、哈萨克斯坛等国
歼-7战斗机,原型为苏联于1961年转让的米格-21F-13,分代为第二代喷气战斗机,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有多种改型
是歼-7Ⅲ(按空军新的编号方法称为歼-7C),该型号项目又称歼-7大改,以米格-21MF为蓝本,目的同样是改变歼-7系列航程短、雷达作用距离短、火力弱等缺点。我国于1979年以多架歼-6为交换,从埃及换回了一架MF型。米格-21MF和比斯的性能与早期的米格-2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广泛装备于苏联、东欧、印度等。遗憾的是,我国的歼-7Ⅲ却不能说是成功之作
歼-7E和歼-7MG是我国歼-7高中空、高速全天候歼击机的两种改进型,而MG型又是由E型发展来的出口型。这两种改型是对米格-21系列机动性改进的重大尝试,事实证明这一改型是相当成功的
歼教-7,是我国在歼-7基础上发展的双座教练机,由贵州航空工业集团负责研制。81年起贵州航空集团以歼-7II战斗机为原型开始研制工作,85年7月首飞,87年定型。装备部队后用于作为歼-7、歼-8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
强-5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国内称“强击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进行对空自卫作战。强-5的研制过程动荡曲折,堪称我国自研军用飞机中颇有曲折性和戏剧性的一幕。
运-7是我国在前苏联安-24型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双发锅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运-7是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发涡浆支线运输机,于1970年12月25日首飞上天
运-8运输机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为中型四发涡轮螺桨多用途运输机,原型为苏联安-12。该机可用于空投、空降、运输、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用途。1960年起,运-8由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负责设计,74年12月25日,该机01号原型机首次试飞。后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将02、03号两架原型机散装件、技术资料和专用部分工艺装备等,转交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继续进行试制。02、03号原型机分别在75年12月、77年1月试飞成功
运-11是我国哈尔滨飞机厂研制的一种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哈飞于1974年4月提出设想,1975年1月开始设计,1975年12月30日Y-11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运-11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试制,当年上天的目标。1977年4月3日设计定型投入生产
运-12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原哈尔滨飞机厂)在运-11基础上进行深入改进的发展型号,很快成为了中国航空工业界一个在商业上较为成功的机型。该机于80年初开始研制。经过两年时间、1100多飞行小时试飞定型
水轰-5型水上反潜轰炸机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用于中近海域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清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50年代初我国曾引进6架苏联别-6水上飞机,但不足以满足海军的各种需要。1968年水轰-5的研制正式得到批准,70年完成总体设计,次年总装出第一架原型01号。1971年就以110%的设计载荷达到并超过全机静强度破坏试验的技术要求,并总装成功
歼-8战斗机是我国在歼-7,即米格-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北约编号“长须鲸”。J
沈飞公司在歼-8的基础上研制了歼-8Ⅱ飞机。1984年6月12日,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3月18日,歼8Ⅱ设计定型,在沈阳召开隆重庆功大会。当时的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和国防科工委,空、海军领导参加了大会,可见军方希望之高。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歼8Ⅱ飞机设计定型
教-8,我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以石屏为方案组组长,后任主要设计师。通过研究比较,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广泛认同。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
歼轰-7“飞豹”,对外名称FBC-1,是由我国于8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型战斗轰炸机。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新星。该机由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
FC-1战斗机于2003年8月胜利首飞!FC-1战斗机已正式命名为“枭龙”。,
苏-30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其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初,最初的两架原型机在80年前首飞,被命名为苏-27PU或苏-30>|
我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H=V
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侦察校炮及通讯-&3
直-11型机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属于军民通用型多用途直升机。直-11的仿制原型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原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AS350“松鼠”(squirrel)多用途轻型直升机。可用于教练、侦察、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ULr
中国于1984年7月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该机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在美军中的编号为UH-60,是美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通用直升机,用途广泛,改型繁多|"
“小羚羊”轻型直升机由原法国宇航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qN.L解放军选定了当时已不算最先进的“小羚羊”直升机。法国宇航公司当时以为遇上了大客户了,非常投入,并预计中国首批将订购24架“小羚羊”。不想解放军由于军费所限,只在80年代初订购了一批8架SA342L1型“小羚羊”,88年交付,让西方大跌眼镜。此后解放军再也没有增购过“小羚羊”。86年陆军航空兵组建后,“小羚羊”全部归入陆航部队}Y
目前,伊尔-76是我军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运输机,而运-8等只能算中小型运输机。由于尚无法立即仿制伊尔-76,只可以依赖进口。但经费的短缺又使得采购量较小,还要减去日常维护、训练、故障的数量,我军可用的大型运输机可以说是严重不足。因此仿制或研制大型运输机,迫在眉睫juT
ASN-206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是由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研制的。该机于1994年12月完成研制工作
歼-10,按西方划分战斗机的方法,属于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将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遗憾的是,自1984年歼-10正式启动,至今仍未正式服役。(}[l*歼-10在制造出第一架原型机后很长的时间里,都面临着只有洋人发动机可用的尴尬局面。截至2004年1月,莫斯科Salyut公司已经完成了为期两年的向中国出口AL-31FN发动机的合同,共提供了54台AL-31FN。原计划2002年国产涡扇将顺利定型,但一直到2004年,国产涡扇发动机方才传来捷报,歼-10终于有望获得一颗“国产心”。
中国第一批就进口了60架米-17,编号为917、927、937、967、987字头的五位数。导致这一交易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1989年后拒绝出售更多的S70“黑鹰”直升机给中国,于是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相比之下价格非常便宜的米-17。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货,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货,且为米-171改进型。中国进口的米-17部分装有六个外挂架,可携带炸弹、布雷器、火箭发射器等。另外这些米-17并没有俄罗斯自己使用的米-8TV上的12.7mm机枪、座舱装甲、发动机尾气红外抑制装置。
陆军的米-8有的用于专人运输,因此没有携带武器,尾梁下也没有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而米-17主要用于空降突击运输,因此多数有武器系统和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
解放军空降兵部队正在登机。图中可见空降兵分队的标准装备,包括折叠托自动步枪,以及狙击步枪、双管燃烧弹发射器等支援火力
米-17发射火箭弹,注意发射器尾部喷出的火焰在导向板的作用下偏离机体
米-17尾梁特写,注意天线和红外诱饵发射器
文革前夕我国空军受到政治思想和部分上层人物鼓吹的影响,于67年4月启动“小歼”的研制计划。计划突出新歼击机要小、轻、灵,按当时“开展空中游击战”的设计思想,本意是要研制一种高机动灵活,短距起降,维护简单,造价低廉的小型战斗机。69年南昌飞机制造厂正式接受了研制任务,次年3月正式定名“歼-12”。由我国著名航空设计师陆孝彭同志(下图)任主设计师。原型机于1970年12月首飞成功,73年9月向中央领导做汇报表演,当时叶剑英元帅赞誉其为“空中李向阳”。名如其机,歼-12飞机机动性确实相当不错,参加试飞的飞行员赞叹有加
二、请问这是什么飞机
ch47支奴干,美国的运输直升机。
CH-47“支奴干”中型运输直升机,是美国著名的波音直升机公司为美陆军研制的双旋翼纵列式(可在恶劣的高温、高原气候条件下完成任务)全天候中型运输直升机。该机型于1956年研制,CH-47A型于1963年开始装备美军,后又发展了B、C、D型。目前,仍在进行现代化改装。CH-47型机是美军主要运输直升机,也是唯一的中型运输直升机。目前,装备最多的是C型和D型。其中,CH-47D型是美陆军下世纪初空中运输直升机的主力。中国台湾省也购买了数架CH-47D直升机,用于装备航空旅和海军陆战旅。目前,与美国下一步采购方案也在执行之中。
CH-47B型,是CH-47A型机的发展型,装2台2125千瓦的T55-L-7C涡轮轴发动机,总共为美军方生产108架。
CH-47C型,是CH-47B型的改进型。主要加强了传动系统,更换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并将旋翼由原金属桨叶替换成玻璃钢,增加了抗毁油箱,使“支奴干”可在1220米高度、气温35℃条件下,外挂6800公斤载荷起飞,活动半径56公里。
CH-47D型,美国波音公司为达到美陆军新的战术要求,对“支奴干”进行了13项重大改进的最新型直升机。包括更换大功率发动机,传动功率比原来有较大提高,使用了更大强度的旋翼桨叶,驾驶舱与夜视镜兼容,先进的液压和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等等。
1.适应能力强。具有全天候飞行能力,可在恶劣的高温、高原气候条件下完成任务。可进行空中加油,具有远程支援能力。部分型号机身上半部分为水密隔舱式,可在水上起降。
2.运输能力强。可运载33~35名武装士兵,或运载1个炮兵排,还可吊运火炮等大型装备。
3.具有一定的抗毁伤能力,其玻璃钢桨叶即使被23毫米穿甲燃烧弹和高爆燃烧弹射中后,仍能安全返回基地。
最大爬升率 6.77米/秒(海平面)
越南战争中,美国大量运用CH-47实施兵力机动、火炮吊运和物资输送任务,对美军广泛实施的机降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海湾战争中,曾被广泛用于建立加油与补充弹药站,支援纵深作战,执行远程救援等任务。在地面作战开始的第一天,就为地面部队运送了595526升的燃料和大量的弹药、食物和水,并为地面部队空运了榴弹炮。该机主要装备美101空中突击师。在海湾战争地面战斗阶段,该师由南向北大规模机动和在伊军前沿阵地后方机降时,使用了大量的“支奴干”运输直升机。CH47D运输直升机缺少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在无明显特征的沙漠环境下,难以实现精确导航。此外,该机的旋翼叶片、发动机和滑油散热器等存在受风沙侵蚀等问题。
科索沃战争中,美国使用该型机部署维和部队和输送物资,为其快速进驻科索沃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有两副纵列反向旋转的3片桨叶旋翼,前低后高配置,后旋翼塔较高,径向尺寸较大,起到垂尾作用,其根部,对称配置2台发动机。
2.机身为正方形截面半硬壳式结构。驾驶舱、机舱、后半机身和旋翼塔基本上为金属结构。机身后部有货运跳板和舱门。
3.采用不可收放的4轮式起落架,2个前起落架均为双轮。2个后起落架为单轮。
CH-47与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CH-46外形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发动机的形状。前者位于后旋翼塔前部两侧,呈暴露状态,而CH-46为内置式,在相同部位仅有排气孔。
美国陆军“支努干”直升机升级计划
升级CH-47D“支努干”直升机的缘由
CH-47“支努干”直升机一直是美国特种部队和常规陆军部队频繁使用的运输工具,但是,目前的“支努干”直升机已经老化,维护与使用开支不断增加。因此,美国陆军启动了CH-47F改进型直升机升级计划,这可以使老化的“支努干”直升机的寿命再延长20年的时间。
1982年至1994年间,波音公司先后升级了CH-47A型、CH-47B型、CH-47C型,直至CH47-D型“支努干”直升机。当该直升机达到20年的使用寿命时,其机体、航空电子设备以及其它子系统频繁出现问题。老化的导线和连接器也经常导致故障的发生。
在阿富汗期间,CH-47D型“支努干”直升机经常执行“黑鹰”直升机不能执行的运送任务,不过它已经不能满足陆军的运输需求了。CH-47D型能够在30海里范围内运送15000磅重的货物,而陆军目前使用的M198榴弹炮及其炮组和装备的总重约为16000磅,已经大大超过了CH-47D型“支努干”直升机的运送能力。升级目标与预期进度
在“沙漠风暴”行动之后,陆军计划对CH-47进行升级,使其拥有四片桨片的螺旋桨、新型发动机以及全部集成的电子设备,但经过论证,该计划的开支巨大,陆军的预算难以承受。而此次的CH-47F升级计划则现实得多,主要工作将是换装全新的配线和连接器,更换传动装置、螺旋桨片和发动机。
虽然升级计划的目标是节省“支努干”直升机的使用与维护费用,但由于该计划开支不菲,五角大楼目前仍在对该计划进行严格的详细审查。不过,升级工作目前仍在继续按计划进行,因为其它替换产品注定要更加昂贵。
据国防部长办公室估计,每架CH-47F“支努干”改进型直升机的成本约为2200万美元,预计至少可以在陆军服役到2033年,距第一架“支努干”直升机投入使用有77年的时间。
升级计划要求将陆军所有的433架CH-47D“支努干”直升机中的300架升级为CH-47F型。第一架低速初始生产的CH-47F“支努干”直升机预计于2004年交付使用。
今年5月,波音公司向美国陆军交付了第一架改制的序号为8002的CH-47F“支努干”直升机,是升级计划中要求的两架原型机之一。这两架直升机均于去年进行了飞行与系统验证测试。
据波音公司估计,该公司设在费城的工厂每个月至少可以升级4架直升机。目前的升级计划要求从2003年的每年改进7架的升级速度增加到2009年的27架。最终至2016年为29架。
陆军估计,此次升级可以将CH-47D“支努干”直升机2526美元/小时的使用费用降至CH-47F型的1895美元/小时。此外,CH-47F型直升机能够在高空运送更多的货物,并且能够与其它平台共享信息。
CH-47D型“支努干”直升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振动问题。此次升级将对机身进行调整,使其结构更加坚硬,既减少了振动也减轻了振动抑制系统的重量。由于机身的刚性部分大多位于前端上部,因此CH-47F使用了全新的座舱。更低的振动能够减少使用与维护费用,同时提高航空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对机身进行破裂与腐蚀性检查,工作人员将对其进行必要的修理。另外,CH-47F使用的生产线仍是原有的流水线。CH-47F的机尾螺旋桨更易于拆卸和组装,便于快速部署。
最初的升级计划要求CH-47F毫无变化地使用现有的传动装置。不过,后来陆军又同意检查变速箱,虽然CH-47D“支努干”直升机具有7500轴马力的传动能力,能够满足陆军目前的空运需求,不过,军方还希望直升机能够具有更高的传动功率,以满足未来需求。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将哈内威尔公司生产的3750轴马力的T55-L-712涡轮轴升级为4867轴马力的T55-GA-714A标准涡轮轴。这就使CH-47F能够运送16000磅重的榴弹炮及其炮组,运送距离可增至100海里,这个距离是陆军需求的3倍还多。虽然CH-47F“支努干”直升机的动力增加了,不过其总重量仍为目前的50000磅,与CH-47D型等重。用于特种行动的“支努干”直升机和目前的出口型直升机约为54000磅。
在前端,CH-47F引入的玻璃座舱并没有出口型“支努干”或新型UH-60M“黑鹰”直升机座舱那样尖端。波音公司将“支努干”直升机的机组控制台与洛克威尔·柯林斯公司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个符合MIL-STD 1553B标准的数据总线上。
在中心控制台上,每个飞行员面前都有一个控制显示装置,机组成员能够通过它管理整个系统并实现通信与导航。CH-47F有两个GPS/INS导航器,能够显示数字地图并提供垂直速度信息。
CH-47F还装有一个改进型数据调制解调器,能够接收来自空中或地面平台的命令和形势报告。其通信设备包括:一台装有“Have Quick II”跳频装置的ARC-164超高频调幅收发机、两部ARC-201D甚高频调频收发机、一台ARC-186甚高频调幅/调频收发机和一台用于超水平线通信的ARC-220高频收发机。
CH-47F的电子对抗装置与CH-47D相同,不过,它将装备第2套M130闪光箔条撒播器,其数据总线还允许可以安装综合无线电频率电子对抗套件(SIRFC)和综合红外对抗套件(SIIRCM)。
在振动得以降低的情况下,CH-47F内的数字电子部件能够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并减少使用与维护费用。但是,为了控制费用并降低集成工作的难度,CH-47F仍使用现有的电动机械仪器来显示发动机参数。虽然CH-47F使用了新型数据总线,不过仍未安装前视红外夜视传感器。
根据计划,将有7架第1批次的CH-47F“支努干”直升机被升级为MH-47G直升机,其油箱体积将更大,还要装备空中加油管、多模式雷达以及包括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在内的新型公用航空电子设备。洛克威尔·柯林斯公司的航空电子架构系统将用来对MH-47、MH-60以及A/MH-6航空软件进行标准化。波音公司负责将软件集成到MH-47G直升机的座舱内。
CH-47F的模拟飞行控制计算机仍与CH-47D一致,但在第2批次的CH-47F中,将使用更先进、可支持能力更高的数字计算机。
最初生产型。第一架于1962年8月16日交付给美国陆军。早期生产的CH-47A装两台T55-L-5涡轮轴发动机,后改用T55-L-7涡轮轴发动机。总共交付给美国陆军354架CH-47A,交付给泰国皇家空军4架。CH-47A型已停产。根据1978年的美国陆军合同,它的传动系统功率已加大到CH-47C的标准。
CH-47A的发展型。装两台2125千瓦的T55-L-7C涡轮轴发动机。1967年5月10日开始交付,总共生产了108架,1968年2月交付完毕。根据1978年的陆军合同,它的传动系统功率已加大到CH-47C的标准。
CH-47B的改进型。由于加强了传动系统,采用了两台2796千瓦的T55-L- 11A发动机和增加了总燃油量,大大提高了这一型号的性能,从而满足了美国陆军提出的新要求:在大气温度+35℃、1220米高度条件下,外挂6800千克载荷起飞,活动半径56千米。CH-47C于1967年10月14日首次试飞,1968年3月开始交付,1980年夏天交付完毕,共交付给美国陆军270架。1973年该公司研制成功桨叶大梁裂纹检查系统(ISIS)和抗坠毁油箱,油箱容量为3944升。1973年3月以后交付的CH-47C上均装有这两项设备,对以前生产的CH-47C也逐步进行了改装。1978年5月开始在CH-47C上试装玻璃钢桨叶,1979年开始将182架美国陆军的CH-47C改装玻璃钢桨叶,到1986年改装工作全部结束。
CH-47C的加拿大部队编号。1973年接到加拿大武装部队订购9架CH-47C的合同,1974年9月开始交付。这种型号基本与CH-47C相同。
民用型。1978年夏末,美国波音直升机公司宣布研制波音234,以执行客运、货运及其它专门任务,如近海油田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支援、远距资源开发、吊运、伐木和建筑、海上及陆地搜索和救援、空中灭火、港口疏散、救灾、输电线路敷设、管道建设及修理等。
CH-47系列的改型。1976年根据与美国陆军签订的一项合同将3架早期型的CH-47(A、B、C型各1架)改成D型的标准原型机,第1架标准原型机于1979年5月11日首次试飞。1980年10月,美国陆军与波音直升机公司签订第一个CH-47D生产型改进合同。截止1984年改装了88架。1984年2月28日首次装备美101空降师达到初始作战能力。1989年1月13日波音直升机公司又得到一项多年合同,将144架CH-47改装成CH-47D(包括11架MH-47E),前后共改装472架(包括MH-47E),从而将美国陆军“支奴干”机群的使用寿命延长到下一世纪。GCH-47D地勤维修训练机。仅在费吉尼亚有几架。
CH-47D的特种部队型。1987年12月2日,波音直升机公司收到8180万美元的合同,即在改进的CH-47D的基础上为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研制一架MH-47E“支奴干”原型机。计划需要51架MH-47E,后削减到25架,原型机在1990年6月1日首飞。首批11架MH-47E已于1992年11月交付给了第160特种作战航空联队第2大队,第二批14架的最后一架于1995年4月交付完毕。
“超D”(SuperD)最新出口型。采用了一些MH-47E的技术。装T55-L-714A涡轮轴发动机,带全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直升机两侧有单点压力加油和放油口,燃油装在两个抗坠毁的弹性油箱中,总容量为7828升,并装有史密斯公司的数字式油量测量系统。
CH-47D的升级型。ICH“改进货运直升机”计划,计划为CH-47D换装T55-GA-714A发动机,命名CH-47F。主要工作将是换装全新的配线和连接器,更换传动装置、螺旋桨片和发动机。
美国陆军共购买了5架YCH-47A,349架CH-47A,108架CH-47B,270架C
H-47C,2架美国制造的CH-47D和11架意大利制造的CH-47C,各型共745架。日本陆上自卫队的CH-47运输直升机
各型“支奴干”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阿根廷(5架),澳大利亚(12架),加拿大(9架),埃及(4架),希腊(7架),日本(60架),西班牙(19架),韩国(30架),新加坡(6架),中国(6架),中国台湾(3架),泰国(9架)和英国(58架)。
接收意大利阿古斯塔/南方直升机公司按许可证制造的CH-47C的国家有:埃及(15架),希腊(10架),伊朗(68架),意大利(37架),利比亚(20架)、摩洛哥(9架)和美国宾夕法尼亚陆军国民警卫队(11架)。
“支奴干”的总订货量达1134架(包括民用型)。
在越南战争中,CH-47A主要用于为陆军部队运送兵员物资,特别是在为炮兵吊送火炮到不便进入的复杂地带,为前线输送油料(一次外吊2个各500加仑容量的软油箱)和回收近降或受伤在外的直升机(一次可吊一架UH-1)方面获得好评。在越南南方,当以200千米/小时的速度全速低空飞行时,基本不需要别的飞机的护航。但涡轮式发动机在高山、高温季节中出力不足,影响了性能的正常发挥。
91年海湾战争时,有163架“支奴干”直升被部署到西南
亚,组成10个中型直升机连。这个数目占美军装备量的47%。CH-47D常常是美军唯一一种能够在宽阔地域上运送重型货物的直升机,其载重量和速度为美军指挥员和后勤官提供了优于其他国家陆军的作战能力。在地面作战中由第18空降师执行的侧面机动就以CH-47D为“基石”的。仅第一天作战中,CH-47D就运送了大量弹药装载货盘和131000加仑燃料,同时在2小时内建立了40个相互独立的燃料弹药补给点,从而为第二天总攻做好准备。 CH-47D在波斯尼亚的维和行动中表现同样非常出色。16架“支努干”在6个月的行动期间通过时数达2222小时的飞行运送了3348名乘客,以及1452吨货物、这个数字相当于运送112个步兵排或者201门M198榴弹炮。其中最为人知晓的任务是在95年11月29日和30日,CH-47D协助第502工程连在发生洪水的萨瓦河上铺设浮桥,以便第一装甲师能够跨河进入波斯尼亚。每当洪水冲走浮桥设备时,CH-47D能迅速的重新供应相应物资。
CH-47“支努干”运输直升机结构数据
美国陆军的CH-47,是美军标准中型运输直升机,它是一种纵列双旋翼直升机,近短形截面的机身头部是驾驶舱,中段是长9.15米、高1.98米的大型主舱,可容44名士兵或
27名伞兵或24副担架,地板上设系留点91个,可一次运输一套战术地对地导弹或2辆吉普车。为此,机尾是兼作跳板的向下翻的货舱门,装卸极为方便。机组成员3名,机身长15.5米,旋翼直径18米,最大起飞质量22700千克,最高速度26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59千米/时,航程560千米,续航时间2.2小时,武器2门70毫米机关炮,装载质量10800千克,载重22680公斤时爬升率464米/分钟。
其装备了AV/ASH-137多普勒雷达,有具备地形跟踪、地形回避、空对地测距和地形显示功能的AN/APQ-174雷达。导航设备有全球定位系统、地形参考导航系统和AN/ASH-145航向姿态参考系统。另有激光、雷达、导弹告警系统,脉冲干扰机、干扰物/曳光弹发射器和抗干扰无线电台。此外,还配有前视红外装置和数字式移动图形显示仪等。MH-47E在驾驶舱中增设了一个由4部多功能显示器组成的任务管理系统和一个任务辅助系统。
三、南海牺牲11名烈士是怎么回事
执行任务时失事。根据官方发布的报道信息显示,海军一架运8反潜机,在南海上空战斗巡逻执行任务中失事。机上的11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
关于运8反潜11名飞行员和2023年3月1日11名飞行员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