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编今天给各位分享税收新政2024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税收滞纳金减免最新政策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假设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2023年一般纳税人新政策
纳税筹划+合规方案落地执行(点击咨询)
税收扶持+大额财政月度奖励(点击咨询)
2022年最新税收[shou]优惠政策如下:
1.规模增[zeng]值税优[you]惠政策。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一般纳税人取得适用[yong]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的,方[fang]可适用免税政策。纳税义务发生在2022年[nian]3月31日前的[de],按照以往有关政策法规[gui]执行。
年,个[ge]体户还可以申请个人独资核定征收收政策应该不陌生。个人经营所得税按核定征收纳税,个人核定税率在1%左右,然[ran]后再减[jian]半,个人所得税为免征合格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创客空间[jian]孵化服务增值税,自用并提供给孵化目标的房地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市土地使用税。
4.继续放宽初创科技企业认定标准。符合条件的风险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资的,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扣除应纳税额。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一般来说,2022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于企业来说,25%是最基本的税率;小微利企业应纳税额在100万[wan]以内的,先乘以25%,再乘以相应的税[shui]率,100万以上300万以内的,应纳税额。
具体计算方法是[shi]:先乘以50%,再乘[cheng]以相应的税率。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nian]12月31日,对小微利企业年应纳[na]税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再减半征收,即对于100万元以内的部分,实际税负率为万元[yuan]至300万元的部分,2023年[nian]1月1日前为在规定时间内[nei],对[dui]于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额不超过100万的部分,计算方法乘以25%乘以20%的税率,超过100万但不超过300万的应纳税额,具体计算方法乘以50%,再乘以120%的税率。对于重点扶持的高新技[ji]术企业或已认定的先进技术服务企业,在乘以相应税率前,需要乘以15%。
1.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起,小规模增值税[shui]纳税人适用3%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预缴增值税3%的项[xiang]目暂停。
2.小微利企业年应纳税额减征25%计入应[ying]纳税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包含在小微企业中[zhong]的个体户,除仍可享受核定征收优惠外,应纳税额不超过1部分,个[ge]人所得税减半征收。
4.小微企业(包括[kuo]个人)的纳税身份为普通纳税[shui]人,可[ke]享受增值税全免。假设开[kai]具专用[yong]票,将按3%的税率支付优惠政策。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公告》(财政部税[shui]务总[zong]局公告2022年第[di]10号)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征管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号)
2022年1月1日[ri]至2024年12月31日,普通纳税人符合小微利企业条件的[de],可以在50%的税收范围内减免资源税.城市维护建[jian]设税.房产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shui](不含证券交易印[yin]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附加费.附加地方教育。"
一般纳税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最新2022
优惠一,在2022年1月1日至[zhi]2024年12月31日期间,一般纳税人假如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shui]、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xiao]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0号)
《税务总局关于[yu]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ye]“六税两费”减免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号)
优惠二,符合小微企业或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yi]享受退[tui]还存量留抵税额或增量留抵税额。
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否属[zhu]于小微企业,这个小微企业既不是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也[ye]不是享受免征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而是符合《中[zhong]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金融业[ye]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中的营业收入指标、资产总额指标中的小型企业或微型企业。假设在这些[xie]指标范围内,那你就满足了第一个条件。
假设既不是小型企[qi]业,也不是[shi]微型企业,而是中大型企业,就要接着判[pan]断是否[pi]属于《国[guo]民经济[ji]行业分[fen]类》中的“制[zhi]造业”“科学[xue]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六大行业之一,假如属于,那么也满足了第一个条件。
接下来[lai]还要满足的条件是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的;还有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xian]征后返(退)政[zheng]策。
上述条件均满足后才可享[xiang]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一般纳税人当中[zhong]的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可以享受减半[ban]征收。一般纳[na]税人当中[zhong]的小微企业,留抵税额在今年6月份之前全部退还。一般纳税当中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研发费用将从75%增长到100%。一般纳税当中的小微企业,100万以内的利润是按照来缴纳所得税的,100万-300万的部分[fen],直接按照5%来缴纳所得税,降低了一般纳税人中的小微企[qi]业的所得税负担。
二、一般纳税人需要缴纳[na]哪些[xie]税?
9、残疾人保障金[jin](成立三年后缴纳);
10、城市维护[hu]建[jian]设税。
从事非限制[zhi]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三个条件: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月元、从业人数[shu]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
1、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对小型[xing]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的部分,企业所得税减按计算
2、2022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ri]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dei]额超过100万但不超[chao]过300万的部分企业所得税减按5%计算
1、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汇总计算员工人数、总资产、年度应纳税所[suo]得额总行及其分公司,根据总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
2、小型微利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总资产、从业人数、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当年度截至本期预缴申报所属期末的情况进行判断。
二、2022年企业所得税新政策是什么
1、(一)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政策
2、为促进中小微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2号)(以下简称“2022年第12号公告”),明确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即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下同),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自愿选择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在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的不同,一次性扣除的比例分为两档:一是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全额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二是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单位价值的5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其余50%按规定在剩余年度计算折旧进行税前扣除。
3、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第12号公告中所称中小微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符合一定标准的企业。信息传输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2亿元以下;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亿元以下;其他行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该判定标准在《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的基础上大幅放宽,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所界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有所不同。
4、(二)高新技术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政策
5、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28号)(以下简称“2022年第28号公告”),明确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可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企业选择适用该项政策当年不足扣除的,可结转至以后年度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该政策实施中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享受范围。凡在2022年第四季度内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均可享受该项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和管理办法按照《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执行。二是设备、器具购进时点的判别。按照《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6号)的相关规定,设备、器具的购进时点按以下原则确认:以货币形式购进的,除采取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购进外,按发票开具时间确认;以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购进的,按到货时间确认;自行建造的,按竣工结算时间确认。
6、(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7、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直接作用于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2年,为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精准支持,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16号),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明确自2022年 1月1日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按100%比例加计扣除。其中,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8、此外,为了提振市场信心,激发经济活力,2022年第28号公告中进一步明确,适用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75%的企业(制造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除外),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也就是2022年第四季度),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由于该政策的适用期限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纳税年度,因此 2022年第28号公告同步明确了计算方法,规定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可由企业自行选择按实际发生数计算,或者按全年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乘以 2022年10月 1日后的经营月份数占其 2022年度实际经营月份数的比例计算。
9、(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0、为加大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力度,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3号),明确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即实际税负率进一步下降至 5%。
11、(三)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
12、基础研究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为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我国基础研究发展,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2号)(以下简称“2022年第32号公告”),对基础研究资金的投入方和接收方分别做出了制度安排。投入方方面(适用于所有企业),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接收方方面,对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接收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此外,2022年第32号公告还对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范围等进行了界定,规定了协议或合同中需明确资金用于基础研究领域、需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基础研究资金管理等适用政策的形式要件。
13、(四)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4、为支持广州南沙地区发展,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22〕40号),明确了两项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对设在南沙先行启动区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享受这一优惠的企业须同时符合鼓励类产业企业和实质性运营两个条件。其中,鼓励类产业企业,主要是指以《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22版)》(以下简称《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60%以上;实质性运营,是指企业的实际管理机构要设在南沙先行启动区,并对企业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二是在南沙设立的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企业,自2022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8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延长至13年。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企业应以《目录》中规定的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60%以上。
15、(五)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6、2018年,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5号),明确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下简称“初创科技型企业”)满两年(24个月)的,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其中,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判定条件中限定:接受投资时,从业人数不超过200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数不低于30%;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3000万元。为进一步支持创业投资发展,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将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判定条件适当放宽,对财税〔2018〕55号文件关于初创科技型企业判定条件中的“从业人数不超过200人”调整为“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 3000万元”调整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5000万元”。该政策调整于2021年12月31日到期。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续执行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有关政策条件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6号),将上述判定口径延续执行至2023年12月31日。
17、(六)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8、为鼓励污染防治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更好支持生态文明建设,2019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19年第60号)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该政策于2021年12月31日到期。《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 2022年第4号)将上述政策延期执行至2023年12月31日。
19、(一)预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规定
20、除提高加计扣除比例之外,税务部门也出台政策便利纳税人更加及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2年,税务总局发布《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预缴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0号),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在10月预缴享受问题作出长期性制度安排。该公告明确企业在10月征期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可自主选择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未选择享受的,可在年度汇算清缴时一并享受。同时,办理方式方面沿用了《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8号)的做法,即“真实发生、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
21、考虑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季度预缴时,尚未取得下一年度入库登记编号,无法判断其是否符合享受优惠的条件,为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及时享受到优惠,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0号明确,在10月预缴申报时,由企业自行判断本年度是否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条件,如符合,可以选择暂按规定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按100%加计扣除政策,待年度汇算清缴时再根据取得入库登记编号的情况确定是否可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22、(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征管规定
23、为规范政策执行,便利纳税人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税务总局发布《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征管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5号)。该公告在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办理程序、判断方法、预缴期限、多缴税款处理方面,基本沿用了《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号)的规定,保持了政策适用标准的稳定性。此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补充完善,明确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应汇总计算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并根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同时,删除了“定额核定征收企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的相关规定,即明确定额核定征收企业不再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
24、为更好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税务总局发布《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27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中《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100)、《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2)、《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A107040)的表单样式及填报说明进行修订;对《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的填报说明进行修订。此外,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 27号明确,发生政策性搬迁事宜的企业在搬迁完成当年,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时,不再填写和报送《企业政策性搬迁清算损益表》,简化了办税流程。
三、2023个税新政策
一、企业所得税相关。31号文明确了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企业范围、类型、税率以及固定资产摊销等相关问题。该优惠政策执行期为4年,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24年12月31日。(一)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实质性运营,指企业的实际管理机构设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对企业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2、鼓励类产业企业,指以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企业。3、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新增鼓励类产业目录。4、符合以上条件的企业,如总机构设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仅就其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所得,适用该优惠;总机构设在自贸港以外的企业,仅就其设在港内的符合条件的分支机构的所得,适用该优惠。(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从境外新设分支机构取得的营业利润;或从持股比例超过20%(含)的境外子公司分回的,与新增境外直接投资相对应的股息所得。被投资国(地区)的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不低于5%。(三)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的企业,新购置(含自建、自行开发)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含)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和摊销;单位价值超过500万元的,可以缩短折旧、摊销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摊销的方法。二、个人所得税。32号文主要涉及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该优惠政策执行期为4年,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24年12月31日。1、上述所得包括来源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经营所得以及经海南省认定的人才补贴性所得。2、纳税人在海南省办理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享受该优惠。该项优惠政策与此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类似,广州市已明确了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的认定范围以及各项实施细则,大湾区的试行政策实行到2023年12月31日。三、关税。33号公告明确了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为10万元人民币,不限次数。自2020年7月1日起执行。1、旅客指年满16周岁,已购买离岛机票、火车票、船票,并持有效身份证件(国内旅客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旅客持旅行证件、国外旅客持护照),离开海南本岛但不离境的国内外旅客,包括海南省居民。2、已经购买的离岛免税商品属于消费者个人使用的最终商品,不得进入国内市场再次销售。对违反规定倒卖、代购、走私免税商品的个人,依法依规纳入信用记录,三年内不得购买离岛免税商品;对于构成走私行为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由海关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假设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